做磁共振有什么副作用?

容仕灵容仕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磁共振检查没有电离辐射,对人体没有伤害,但存在一定量的电磁波,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尚有争论,一般认为电磁波的能量经过几十米的空气传输后会大幅度降低,因此影响不大 。

目前对磁共振成像所引起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扫描时所产生的磁场以及随后的图像重建成像过程对机体的影响。而有关磁共振检查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

1、心脏疾病患者检查时的不良反应 在2013年一项关于心脏病患者接受MRI检查的研究中[1],55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4个小组,分别接受不同的检测。第1组只进行心电图监测;第2组接受同样的心电图监测和胸部X线摄影;第3组除了接受上述检查和项目外,还做心导管检查以确定心肌缺血的程度;第4组做核磁共振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心肌灌注情况,并在之后观察72小时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发现,第4组患者的心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6%)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且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更轻(第4组的总症状分值较低)。同样,在一篇发表在《诊断辐射》上的文章中也指出,与CT相比,MRI检查带来的心血管系统风险要低很多 [2]。

不过,也有研究称核磁共振检查可能会增加心脏意外的风险[3-4]。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磁共振检查需要大量饮水,而在检查期间须保持固定体位,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心脏不适。有学者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在低剂量Tc99m核素注射后,短时间(6h)内给予小动物一个短期的轻度压迫心脏刺激,可以观察到轻微的心肌损伤迹象,而长期或高剂量的核素注射后再进行短期的心肌刺激可明显诱发小鼠出现严重的心肌损伤或者死亡事件。

虽然目前对于心脏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并不会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但在检查过程中还是应注意身体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在对脑脊液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时,由于磁场的相对封闭性会使得脑脊液压力上升,从而出现头痛、头晕、烦躁的情况,一般在检查后都能逐渐缓解。如果压力过大或者持续不能减轻,则应引起重视,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一些研究者还发现,在MRI检查期间可能因为磁场的作用以及头部运动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暂时性的功能改变,表现为语言、意识等方面的障碍。虽然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但在检查过程中还是需要提高警惕,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有一些病人因为对检查并不了解或是紧张恐惧,可能会在检查中出现晕厥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检查人员要及时关心安抚患者,让其放松并继续完成检查。

部分患者在检查后还会出现幻觉、抽搐、记忆丧失等神经学不适症状,尽管发生率很低,但也需提高警惕。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诊以便查明原因。

3、听力下降 如果检查需要在封闭的环境中维持较长时间,患者可能会有耳道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情况,通常在检查结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尽快就诊明确原因。

4、过敏或其他全身反应 有少数患者会对使用的造影剂、消毒药、油膏和其他物品过敏,进而引起皮肤红斑、肿胀、瘙痒、血管神经水肿,严重时可能发生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应及早接受治疗。由于磁共振检查是需要严格禁止金属配饰的,如果检查前不留意,佩戴了金属饰物,在检查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灼热感、刺痛感甚至皮肤损害,也应予以足够重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