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精什么生肖?
“狐狸精”的称呼,可能源自于“狐狸媚”的说法。《战国策》中有:“楚王闻之,召而问焉说(越王)曰:‘寡人闻之,越王之意欲复吴,何如?’狐狸媚曰:‘请聚士卒,鼓行而进,必尽吴王之众!’” 也就是说,先秦时就已经流传了“狐狸媚”的说法。而且这说法后来延续了下来。在东汉时代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奇怪》中就有记载:“俗间或谓狐为‘狐狸精’者,盖妖媚之物,多持器而食,少能变化。”
当然,这种妖魅类的说法是附会不足取信。不过,“凤凰瑞”的说法正相反,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祥瑞类传言。《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哀公十四年正月,周公卒。……四月,葬周公。……书曰:‘王不吊,乃命周公后。’武王、周公可谓有仁德矣,死则载之以辂,从以宝玉,至于庙。”意思是说,周代贤德的大臣死了之后都会被“载之以辂,从以宝玉”。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周代的贤臣去世都能被“载之以辂,从以宝玉”的话,那作为人间之王的纣王为什么不可以?所以,纣王的陵墓被刻画上凤皇的形象就是很合乎情理的了。 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发现的商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并没有发现对凤皇的称呼。凤皇的出现是因为商周以后的人们习惯了《尚书·舜典》中的记载:“尧命舜曰:‘予惟肇祀,四海遏密八音,凤凰来仪。’舜在渊池旁设坛祭祀,凤凰飞来,百鸟随之;舜在瀛台设坛祭祀,凤凰飞来,百鸟为之歌舞。”
这就是传说中的“凤凰来仪”,后世文人以此象征国家盛世。所以,周代文王、武王、周公死后都会出现“凤凰来仪”的盛况,而商代晚期纣王的盛况比他们只过不多。所以,在商代晚期,人们用凤皇象征王者也是符合当时的历史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