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夏茅在哪?
夏茅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广花公路北侧,西接机场路,向北通过环城高速公路与三元里大道相连;向南通过广园西路连接中山八路和康王中路。 夏茅地处花都区、白云区与越秀区三区的中心地带。北距白云新城及白云机场8公里左右,南距天河北商务圈6.5公里,东离广州火车站3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作为老广州人,我印象中的夏茅就是成片的农民房和遍布的批发市场,后来陆续建起了一些商厦和住宅区,但总体感觉还是比较乱的。
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和周边城中村改造的推进,如今的夏茅已经没什么农村的样子了,整体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了包括写字楼、商场、酒店、娱乐设施等相对现代的商业体,面貌相比以前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但夏茅的地价和房租相对于市中心来说依然很低廉,因此吸引了很多公司的入驻,尤其是批发类企业和创业人群。
由于交通便利、成本优惠,夏茅成为许多创业者的首选。除了创业者,还有一些白领人群也会选择夏茅,因为租金便宜,而且位置方便。 目前,夏茅现有商户将近2000家,从业人员达到7万多人,日车流量达10万多辆,日客流量约20万人。未来,这里还将建设成集展示交易、物流配送、信息咨询、金融支持、商务生活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平台。
夏茅位于白云区云东和云西两镇境内,东起夏茅涌口,西至西郊村,北靠平沙窝,南至增埗河、流溪河、白云山交界处,其中,夏茅圩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圩在西郊村,西圩在东平村。辖内有东平、西郊、夏茅、平沙、东升5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东邻黄石河、北较场,南连三元里、桂花岗,西界棠下圩。总面积7.9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4591人,外来人口20667人。主要姓氏有罗、刘、钟、颜、黄等。通行粤方言。是白云区历史悠久、人口较密集、有圩镇的乡镇。
原夏茅乡在解放以前称夏茅乡(今属东平村、东升村、夏茅村、西郊村和龙塘村),平沙乡称平沙乡和太和乡(即今平沙乡和太和乡)。夏茅乡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有东平、夏茅、西郊、龙塘4个自然村,土地大部分靠河涌,一部分靠流溪河、白云山。土质较肥沃,种植水稻和花生。四乡靠夏茅涌和增埗河相通。
夏茅乡有300多年历史,清初已有黄、颜、罗、钟等氏族聚居,以姓氏分村建屋。后人口繁衍,村屋扩展,互相交杂,并以不同方位而分东平、西郊两村。因中间水塘夏茅涌上生长蒲剑草很茂盛,群众称蒲茅,后衍为夏茅;东平村、龙塘村、西郊村也因村庄在东、在西及靠近龙塘而命名。乡内原有罗氏(东平)祠堂和颜氏(西郊)祠堂各一座。清代属番禺县,1932年后属花县,1949年10月冬至1953年为花县第九区所辖,1953年9月改称石井乡管辖,1954年12月,又并入永泰乡,1956年4月为石井乡所辖区,1957年4月为永泰乡所辖区,1958年9月为红星人民公社所辖,1959年至1961年并入石井人民公社为夏石大队,1961年12月另立夏茅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夏茅乡。1993年撤区并镇时撤销夏茅乡建制,其辖地分别划归云东、云西所辖。 平沙乡在解放前叫平沙乡和平沙乡,土质肥沃,种双季水稻连年获高产,是花县重点产粮区。全乡有沙溪、平沙、太和3个自然乡,面积2多平方公里,因附近有约200亩平沙而得名。乡内有陈氏祠堂1座,原属花县,解放后到1954年12月为花县石井乡所辖,1955年1月为花县所辖。1956年4月至1957年4月为花县石井乡所辖。1957年4月为花县永泰人民所辖。1958年10月为花县永泰人民公社所辖。同年冬为花县红星人民公社所辖。1961年5月永泰人民公社恢复后,又划属永泰人民公社所辖,乡名沿用,1983年改称平沙乡。1993年划归云东镇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