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字五行属性是什么?
花,从艹、从化;艸、木为木,言从「化」之凡字皆从「艸」或「木」;「化」意为「变化」,故花字亦含「变化」之意。《说文解字·艸部》:“花,華也。” 五行中有「金生水、水生木」的说法。而「木」又有「水木」和「木火」之分。
「水木」指的是「水生木」,即水多木少,像湿润的土壤里的小树,生长缓慢却极为坚实; 「木火」就是「木生火」,指火势温和,木材被烘烤得渐渐变亮,变红,变软。这里其实暗示了花的特性——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木本植物逐渐生长,枝条舒展,花朵绽放。这就是花木在春天萌芽,夏天茂盛,秋天萎落,冬天休眠的特性。因此花的五行属「木」。
当然,花还有「色彩」和「气味」两种基本属性。但这都是外在特征,是由其生物属性决定的。五行的归属则是由「形」决定的。所以宋应星在《草木子》中所说:「春以发生,木之气也。花之鲜艳者,木之情也。……故花木与木分,而各有所属。」也就是说,花草树木都属于「木」,它们的五行都一样。
根据五行的理论学说,花字在起名中带有五行属木的属性,且“花”字除了有木字作为偏旁,在字形上也带有草木的形貌之意,属于草本植物的代表字眼,所以“花”字的五行属性可带有草木之象。花字还有其他相关的隐晦解释,例如多指女性的容颜,也有用于人名或地名中的。
“花”字,拼音hua,繁体字为“花”;在康熙字典中在454页,部首为“艹”,笔画数为19画,五行为木;本意:本意指植物的繁殖器官,后引申为精华、绚丽而有可观、不平常等含义。
“花”,在文字学上,“花”字的原字为“花(花的异体字)”,上半部“化”本非声旁,而是兼形兼义的形声字,形旁“艹”(草字头),表植物;声旁是“花”字下半部的“化”字,古音为“xia” (xia阳平,汉语拼音里,xia这个韵母不能与“阴平、上升”声调相拼合),“化”字本象一个人头顶长着一个有华盖的脑袋,华盖即古代帝王的仪仗,用来表示“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