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河南在哪?
“广东的河南”不是个地域概念,而是特指清末民初到文革前一段时期广东省辖下的一块特殊的地区(即今广州市海珠区、天河区的大部分及越秀区东部)。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一带在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都属于荒僻地区,而到了晚清却突然发达起来。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入侵和太平天国运动导致的 “三广之乱”,使两广地区的汉族人口大量南迁至此定居。由于当时粤北山区已遍布客家人聚居的村镇,故这些南方人大多被引导至从广州到香港之间沿海的沙面租界地或新界定居,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汉人移民为主体的新的聚居区。因该地区位于广府城区和珠江南岸河网地带,故得名“河南”。
关于“河南”一词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因为“五羊”的故事,广州又多了个别称“羊城”;而“羊”字与“阳”学谐音,加之宋代以后广州建城基本上沿袭的是东汉“旧番禺郡治”的城址,所以人们常把广州称作“羊城”或是“越邑”。由于“羊”通“阳”,“越邑”也就成了“羊城”。不过后来发现用现代汉字写的“羊”与繁体汉字里的“陽”字形相似不易区分,于是有人想出一个方法来辨别:凡遇“羊”字,其右旁必加三点水作“洋”字。这样,凡无三点水的“揚”字都是“阳”的同音字,而带三点水的“洋”则皆指“羊”。这个别称被后人沿用下来,直至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