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五行火有哪些?
“五生”的说法来自《尚书·洪范》。古人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五种物质元素,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是构成宇宙的原始元素,也是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五气”说源于《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故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古书云: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天上五星,是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这五颗星星都有各自的运行轨道。古人把金星作为一个西部的标志,称它为“太白”(或“太白星”);将木星作为东方的象征,称它为“岁星”;将水星作为北部的标志,称它为“辰星”;火星作为南部的标志,称它为“荧惑”;土星作为中央的象征,称它为“镇星”或“填星”。 在五星的基础上还衍化了“七政”之说——“七政”,又称为“七星”。因为在北斗七星之下,还有左辅右弼两台星官,每台星官各由七颗星组成,所谓的“四象”之中每个象都是由七颗星星组成的。
《周礼·春官·保章氏》有载:“掌观天文,以历书授人主。……凡七政之日,巡守所及,必书其日月干支,以记其日。”“日”就是太阳,“月”就是月亮,“干”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支”就是二十八宿中的十二个子宿。因此“七政”也就是指“五星”外加“北斗七星”和“二十八宿”。
关于“五行”,《尚书·甘誓》中有记载:“予共行天之罚。”孔安国传:“言我五人并效天之刑罚,以诛有罪。”这里的“五人之行”其实就是指“五行”——金、木、水、火、土——因为此五者相互克害,又彼此相生。所以五行也被称为“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