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在五行属什么意?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描述的是自然界的现象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是古人观察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现象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古人们发现自然界的事物普遍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且这种生克关系具有周期性。例如春天草木发芽生长,夏天茂盛,立秋后开始凋零,直到立冬完全消失。这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也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因此古人就用五种图形来表示五脏的生理功能,这就是“五脏之象”,用五行的性质和方位、季节等联系来表示五脏的病理变化,这就是“五脏之病”。
现在临床常用的中草药大部分都归属于十五味中药,这十五味中药就是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再加上日、月、星、辰、草、谷、鱼、肉、蛋、毛、骨、脉、血、气、风、寒、暑、湿、燥、火。 那么,我们看看这些符号分别象征什么呢?
甲--象形字,像指甲(爪)之形,所以代表的是脏腑中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肝脏;
乙--像枝叶弯曲的样子,所以代表的是中医所讲的阴中之少阳,有升发活力的脾脏;
丙--象形字,像太阳之形,故代表的是心脏;
丁--形的声字,象烛焰或火炬的外形,故代表的是小肠;
戊--象形字,像盛满了粮食的仓屋,故代表的是胃;
已--象形字,像弯曲的肠道,故代表的是大肠;
庚--象征铁器,故代表坚硬的肾脏;
辛--象征新出的谷物,嫩绿清香,故代表肺气清肃;
壬--象征水流,故代表的是血液循环系统中的血量;
癸--象征雨露之水,柔弱无声,故代表的是津液代谢和生殖系统。
以上就是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的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