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最孝顺什么生肖?
在十二属相中,龙是一个神秘、高贵的动物,也是吉祥的象征之一,而关于龙的传说也是最多的,如“白帝之子”、“神鸟蛋”、“大禹治水”等,那么这些传说中是否有关于“孝”的呢? 有!而且就发生在龙的身上! 在汉代的《礼记·檀弓下》中有记载,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孝,孔子说: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今的所谓孝,就是能够供养父母就可以了,比如养的狗、马之类的宠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孝敬的话,和养宠物有什么区别呢? 而在《白虎通德论·五孝四顺篇》中,同样也记载了这则故事,并且引用的还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颜渊》中的内容——“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诚,何以别乎?’” 这则故事也被收录在了南朝梁武帝编纂的《古今列女传》之中,这个故事的可靠性是比较高的。
除了《礼记》之外,在汉代的另一部重要典籍《东汉书·礼仪志上》中有记载,汉明帝亲自为母亲皇后郭氏拜祭祖母宋贵人(汉殇帝祖母),行家人之礼的故事。这件事被后人称为“亲谒祖母”或“拜谒祖母”。 这件事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皇帝给祖先和长辈行大礼本身就是很荣耀的事,而明帝给祖母行礼更是体现了当代子孙后代的孝道。
在汉代的作品《汉武故事》中还记载了另外一件体现孝心的事情——给帝尧加谥号。 原来,汉武帝在登基之后,为了追尊自己的祖先,就把当时已逝的祖宗都加了谥号,可是到了帝尧这里,却遇到了难题。按照汉朝的制度,皇帝死后的尊号一般是加上“孝”字以示尊敬,可是帝尧的功德太高,这个“孝”字显然不足以表达汉武帝心中的感情,于是就有了给帝尧加上谥号——“大孝”。
通过这五个故事可以看出,在古代,孝顺不仅仅限于孝老爱亲,而且还包括尊敬祖先、弘扬先祖美德。 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一些老人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但是他们的功勋和贡献将被永远铭记——“人民英雄”张思德、新中国第一任检察长孟宪礼、抗美援朝英雄胡修道等人都被授予了“大孝”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