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敢减税?

桑本谦桑本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是不是感觉税好多啊,负担重啊!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90年代的时候,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20%,这个税率可是高的吓人啊,为啥现在变成3%了。 原因嘛,当然是为了吸引外资,那个时候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所以想靠低税率吸引外资(注:这里指的外资不是现在的BVI和开曼群岛)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外商直接投资确实增加了,但是大部分都转移到香港和台湾省等地区了。那些真正带来技术的跨国企业几乎没有几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降低企业负担,特别是税收负担,从80年代的35%左右,到现在的16%,可以说降了很多。但是同样我们也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并没有因此提高多少(注:这里说的竞争力并不是相对于美国的竞争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应该在于我们的税制不够完善。我国的税收主要是对所得征税,而能够准确计算个人收入的情况只有公务员和少数国企员工,对于广大的私营业主而言,税收很难通过个人收入来计算(注:之所以说部分原因是考虑到个体户的收入情况复杂,有很多是不缴税或者少缴税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税收政策就只能够倾向于降低企业负担,因为降低企业负担可以通过优惠政策的措施比较容易的实施(注:虽然名义上税法一致,但是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是可以做到少交甚至不交所得税的)。

为了吸引外资我们还将出口退税变成了出口信贷,变相给企业减税。 但是这样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假外资(注:这里的假外资指的是没有实际投资,仅仅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泛滥。这些假外资进入我国之后,大多将资金转入地下,从事非法交易活动,造成了国家税务收入的损失。同时由于这些企业本身没有什么实际效益,还占据了本来可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假外资的流入,减税务的征收。这看起来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增加税负的前提下,依靠完善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来实现既鼓励真外资又避免假外资的目的。

祝加庆祝加庆优质答主

中国并非“不敢”减税,实际上,中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压力,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减税措施。例如,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大幅降低了一部分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费,以减轻企业负担,刺激经济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减税政策会涉及到许多因素,如税收收入、财政平衡、经济增长等,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安排。在考虑减税时,中国政府会评估其对财政平衡、经济增长等的影响,以及是否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总之,虽然中国有大量的挑战,但仍然在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