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为什么是上海市市花?
上海在1986年制定的《上海市绿化条例》中规定,“白兰花,又名上海玉兰或玉兰花”为上海市市花。 原因有二:
一是上海种植玉兰花的历史悠久。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云间书录·卷九·白梅花赋》载:“沪城老圃张汉,种梅善种,其白梅花放,自腊月尽,至正月半不休……其白香远溢,与墨梅斗妍。”可知旧时上海有赏梅、爱梅的传统。而玉兰花与梅有关联,且比梅花先开放,所以古人将玉兰花与梅花一起观赏。 二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劳动模范中有位“女状元”——庄素娥,她来自上海,是著名纺织工人。为纪念这位“女状元”,又因当年纺织工业是上海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上海市政府决定在1954年起将玉兰花定为上海市市花并一直沿用至今。
事实上,在上海市民心目中,玉兰花不仅是市花,还是代表城市的形象之花。每年2月至3月,正是玉兰花盛开之时,也是上海市开展各类花卉展览、培育和选送鲜花到国内外参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活动月份。如上海国际园艺展览会一般于每年2月底至3月初举办;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来临之际,上海市人民公园会举办大型的鲜花义卖活动,并将所得收入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上海花博会”更是盛况空前。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公众对植物学知识和绿色生活的认知,也增强了作为“花园城市”的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