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石库门在哪里?
先上图 石库门,一般理解为上海租界时期(开埠以后直到解放前)建造的欧式房屋中混入的中国元素。这种建筑是以上海典型的“客堂”为基础,借鉴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形式并加以改良而形成的。
具体形态上,这些带庭院的里弄房屋与一般的西式洋房没多大区别,只是在外立面的窗扇和入口门上增加了中式风格的细部装饰。然而,如果因此以为石库门是西方建筑融入了中国元素,那就太小看那些建筑师、工匠们的“创新”能力了。
如果你到静安寺附近走走就能看到很多这样的房子,它们被整齐地排列着,看上去很有气势,但走进一看就会发现里面各种欧洲风格,比如这间 进门就是典型的欧洲样式,再往里走是一个狭长的过道,两边都是房间。过道的顶部采用了中国式的斗拱造型,而两侧的房间则做了欧式的石膏线条处理,当然,如果你住在这里就会发现其实这两个区域其实是相通的,只要把两边墙上的门一拆,立马就变了样——这才是这些房子的本来面目! 除了这间,还有这间 如果不打开门,光从外观上来看的话这间简直堪称完美,妥妥的欧式洋房。不过,要是你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里面竟然全是中式元素,满屋的红木家具、中式屏风……让你瞬间有一种穿越感。
其实,这些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在上海流行起来的新式里弄住宅,是西式房屋里融进了中国文化后的独特产物。而这些建筑在今天已经很少见了,它们大多被保护起来成为历史遗产,也有一些被改造成了餐厅、咖啡馆等,供人们参观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