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五行属什么?
涿州的五行,历史上曾经多次改变。今天说说其中比较有趣的一次,就是金代改个名字——“涿州”。 事情是这样的—— 金灭辽后,在东北设立了一个“咸平路”,管辖范围包括今黑龙江、吉林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由于这一带曾经是渤海国的中京所在,所以金王朝在这里实行“以汉治汉”的政策。既然是在渤海旧地设郡置府,自然就需要一个地名与“中京”相称了。
于是,一个属于中国北方的行政区划出现了朝鲜语名称“朱有”(주오)。从史籍记载来看,这种叫法应该是金太宗时期完成的。 金世宗即位以后,为了显示自己统治下的“疆土”,将咸平路的辖境向西扩展,并新设了许多路府州县,作为咸平路的属州,同时设立了十四个总管府,分别领导这些路和府。
在这一次行政变革中,“朱有”这个地名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朝鲜语名称“涿州”(수주),其含义为“猪嘴”之地。 因为是朝鲜语地名,因此当女真人征服华北之后,“涿州”就伴随着辽金时期的移民纷纷出现在了中国文献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女真人在占领河北之后推行“因俗而治”的政策,既保留了汉族地方政府的建制,又设立了以本族贵胄为首领的猛安谋克制度,并且将大部分女真部落迁到了中原地区的太行山以东地区驻牧。
在这种制度下,原来隶属于咸平路的部分州县被划入了中兴路,而这个中兴路的管理机构却设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随着女真贵族在河南屯田经商,他们的姓氏也开始出现在汉文文献之中,比如《宋会要辑稿·职官》中就有“完颜氏”担任宋朝官职的记录;而南宋徐梦莘撰写的著名历史著作《三朝北盟会编》中,更是出现了“粘罕(金兀朮)家将乌林答氏、粘合氏”这样的记载。
可以说,自从中原有了女真人的踪迹以来,他们的姓氏就在汉文史料中留下了不断闪现的痕迹。 而“涿州”这一地名也随着女真人的入侵和中国历史演变而被永远载入了中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