酩酊大罪结局好么?
《酒》为“四大恶”即烟、酒、茶、咖啡之代表。酒为百药之首,非但不为人类作益,反为之害。今有酗酒自杀,酗酒后杀人者。嗜酒如命,常致精神失常,或酗酒后常露暴行。酒能乱性,男女交接时饮之,可使情欲亢进,很快进入状态。然而,以酒为毒药,伤神败性,丧魂失魄,且为致疾之根源。
从古到今,关于酒的事情不少,酒是人发明的吗?不是,它是从毒物变得可口的。它从何而来,以何为目的的?这些不太清楚。醉是一种什么状态,什么是微量酒,什么又是烈性酒?这些都不太清楚。但人们知道古代的祭祀、欢乐、感恩、痛苦、欢送、庆祝、宴请等人生隆重或开心时间,均以酒为使。
现在人们喝酒,常为解渴,或借酒消愁(伤悲),或解乏(劳累),或点缀(无聊),或取乐(愉悦)等……。古者,饮之为欢,祭之为礼,饮莫大于酌,酌莫美于曲生,饮无君父,胡以为欢?于是,古者,豪仕旷宅,游神於宴饮之谓乐,纵饮无度日,沉湎不已,至坏人之伦,轻命重身,真可为乐乎?酒之所以为乱性,因其可以发人之本性,而本性一旦无所控,则忘其所以,一乃大醉,酣眠不醒,烂醉如泥,大醉易丑,酩酊状如醉而痴,喝醉了什么都不知道了,只到有醒时,方知罪过。
酒为色之媒,为爱之媒为欲之媒。酒可以激发情感,酒精可以引起欲念、冲动、猥亵、大胆、愚蠢等行为。酒可以振奋精神,能使人性兴奋,性欲增强。男女在饮酒之时,易在微醺之际,自渎其身,当众出丑,失其廉耻。
酒,为“千日泪”,谓人遇悲忧感慨之事,于节哀遣思之余,故积郁结成而泪下。酒,为愁肠药,为断愁水,人若不饮酒,虽悲犹能自遣。人若嗜酒,虽欢犹增悲叹。李白有诗:“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若人嗜饮酒,能增神远志,长精神,强筋骨,益腰肾,除千岁忧,却顽病而益寿。酒后酣睡香,醒后忧醒。豪士无懦夫,醉后皆有言。酒,为狂药,药酒。酒为万病之良药,无功不成名。
醉,是糊涂,是大梦,是丧失理智。酒醉,无意识的行为是典型特征。有时还出现不能控制的惊吵、打架、哭泣和笑。
酒,可以解除人的悲观情绪,但是在解脱之后却带来加倍的悲伤和忧郁。喝酒的人可以忘掉自己的生日、结婚纪念日等一些特殊的纪念日,但却不能忘掉自己是不喝酒的日子,因为喝了酒的日子总会带来一些烦恼,尽管偶尔喝酒可以淡化寂寞和悲伤,还可以兴奋一下精神。
我们主张少喝酒,以茶取代酒。何谓代酒茶?以茶代酒的清香可口、健康长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