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公司如何预算?
(一)成本性费用包括人员费用、办公费用、业务费用等。人员费用。包括工资、住房公积金、医疗和养老统筹、住房及交通补贴、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和辞退福利等。办公费用和业务费用。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水电费、取暖及降温费、劳务费、租赁费、交通费、通信费、咨询及审计评估费、诉讼费、外事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和税金等。其中,咨询及审计评估费、诉讼费是公司开展正常业务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费用,应纳入成本性费用管理。
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同级财政政策、市场供求情况和地区经济状况,结合自身实际,在综合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确定的机构、人员及薪酬体系等进行测算;办公费用和业务费用参照成本项目可比性原则,以上年度费用发生额为基础,并按影响费用发生额的变化因素进行测算。
(二)资本性费用。主要包括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购置及维修、信息化建设、技术引进等费用。资本性费用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同级财政政策,参照公司上年安排预算及实际执行情况,并根据投资计划,业务拓展情况等进行测算。
(三)经营风险准备。经营风险准备是从当期收入中提留的,用于化解经营损失和其他风险的资金,列入收益分配预算管理。经财政部批准,可以从经营风险准备中提取资本性费用和一般风险准备。资本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应纳入资本性费用预算。一般风险准备由财政部管理和使用。经营风险准备应按有关规定,根据当期预算收入进行测算。
(四)福利性费用。福利性费用从经营风险准备中列支,主要包括职工住房、医疗、养老金统筹,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及住房投资,交通,体检和疗养费用以及公司规定的其他福利支出。经财政部批准,福利性费用可以在经营风险准备规定比例之内统筹使用。福利性费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需求进行测算。
(五)待核销费用。待核销费用包括职工住房、医疗及养老金统筹挂帐、住房及交通补贴、辞退福利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核实确认的费用。待核销费用不计提,按实际需求安排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