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什么桥?
北京的桥很多,有古代留传的,也有近代新建的;有横跨两岸的,也有穿隧道而行的。 它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连接着城市的主要区域。 今天我们聊聊西三环外的莲花池畔有一座古桥,它历经沧桑,见证了古都的变迁。
这就是北京西门外的莲石公路桥(老莲花池桥)。 莲花池位于今天北京城的西南方向,距市区约五公里。这座古城池最早见于记载是金代,《元一统志》中已称莲池为“西湖”。今天的莲花池是由过去的莲池和西湖两部分构成。湖内种荷,因此自古就是京郊游览之地。 金章宗时在此建太液池,并筑长堤,建六桥、七亭于上。
元代在太液池东岸建造了大皇宫,并在池内采莲,建了三座桥,即普济桥、聚景桥、延祥桥,明朝初年拆掉大皇宫,又在三桥下砌石台,上建凉殿。 明代嘉靖皇帝在湖中设坛,祭祀真武大帝,并在周围建筑殿宇,将此处改为庙宇,称真武庙。清雍正年间重修真武庙后,又加筑了东西两墙,使这处古迹的规模更为宏大。
关于这座古桥,乾隆皇帝曾有一首诗记述其历史: “先朝旧有莲花池,水榭亭台列如织。 忽忆从前游幸时,画船齐驾迎銮跸。 遥见水际垂杨陌,掩映行宫今尚昔。 惟馀古渡草萋萋,依旧斜阳枫树林。 三桥犹存半竿月,千艘欲傍银河列。 更从断碣认旧题,‘泰阶’二字神书勒。 当时岂无勤民者,经始此亭今几易。 大哉乾元赋型图,至若坤宁陈设物。 上承雨露福无疆,下泽黎元休政谧。 一人有庆兆民休,四海永清万方吉。 时值丰登乐太平,民歌稼穑和箫鼓。 九重谁为发祥地,万象还同昭度岁。 圣天子百神司命,慈航普济群生界。 我闻斯语心攸同,抚景怀人空怅怅。” (《御制咏莲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