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铁矿会倒闭吗?
我觉不会,原因如下: 1、北京人很少,但是钢需求很高,作为首都,基础工业和军工行业非常强大,对钢铁的需求量很大,每年北京要用掉全国10%的钢材;同时北京又是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2014年数据),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会对钢铁行业形成较强支撑。所以北京自身的工业需求就决定了本市钢铁企业的生存状态不至于太差;
2、作为首都,政治地位决定很多事情上比一般人要占便宜,比如进口铁矿就可以优先得到保障供应。目前中国进口铁矿有两大来源,一是澳大利亚,一是巴西,其中澳大利亚是主要供应国,而巴西则是用来应对澳大利亚突然涨价或者停止供货而准备的。作为首都,在资源采购上也许会有其他特殊通道可以走,以保障资源的稳定供应;
3、首钢搬迁到河北曹妃甸正是国家统筹考虑减少首都环境污染,解决钢铁行业污染问题所做的安排,相信未来如果环保压力继续加大,可能还会有其他地区钢铁企业被迫搬到环境更好的地方去,甚至包括辽宁本钢在内的大型钢铁企业都可能被考虑搬离。但首钢是第一批也是目前唯一被允许保留部分产能的钢铁企业,而且由于毗邻城区,其物流运输方面也有优势,因此从各方面来看,首钢集团都将成为北京这个特大城市的钢铁行业最后的留守者。
从目前来看,随着我国钢铁工业不断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持续增加。而另一方面,我国铁矿石品位普遍较低,难以满足钢铁工业的发展需要。所以中国对铁矿石价格的谈判空间越来越小。对于北京市的铁矿是否会被倒闭,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品位过低,开采成本过高,北京的许多铁矿山已经停产,比如平谷有2、3家就停产了。北京地区尚在生产的铁矿山还有4、5家,年产量大约在100万吨左右。这些矿山几乎都是国有老矿山,很多都已开采了几十年,有的已进入“老年期”,比如昌平的白裕铁矿已有70余年的开采史,铁矿资源日渐枯竭;还有的则是先天不足,比如房山铁矿虽然还是“青年期”,但品位并不高。
北京市还有两个在建的大铁矿,一个是怀柔的铁矿,这个铁矿的品位还可以,目前还在建设中,还有一段时间才能竣工投产;另一个是门头口的王平村铁矿,但这个矿还没有上马。
由于长期开采,北京地区铁矿石的品位逐渐下降,目前已经降到30%~35%左右,有的只有15%左右,这与目前国际上开采品位普遍能达到60%以上、甚至已达到90%以上的水平比起来,差距很大。
这些矿的矿石品位普遍不高,一般在30%~40%之间,所产的铁精粉主要运往首钢铁厂、唐山钢铁公司等钢铁企业。
铁矿石品质的降低使得企业在铁矿石开采成本增加,加上北京市土地、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北京的铁矿石开采成本已经达到了300元~350元/吨,而河北、山西等地的铁矿石开采成本只有120元~150元/吨,这使得北京地区的铁矿山普遍亏损。
因此,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外调河北、山西等地开采成本较低的铁矿石,甚至有的企业在河北等地投资办起了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