棨字柱五行属什么?
棨(拼音:qǐ)是一种古代官吏出行时,作为仪仗用的旗子。从字形来看,上面部分像房屋的顶盖,下面像是布帛,合起来就是“棨”,本义就表示用布帛做成的标志。《礼记·檀弓下》中有记载:“有颁者,君之旌也;有棨者,卿之旌也。”郑玄注:“有棨者,以缯为旆,画之以采。” 那么为什么是“木”字旁呢?这其实是因为“棨”最初是用木头做的。唐朝的杜佑在《通典·兵典二》中专门介绍了“棨”的制法:“凡制棨,以竹为之,长四尺五寸,阔二寸半,首尾各去一尺,以红绿锦缠裹。”可见今天的“棨”字,是从“木”字旁演变而来的形声字了。
而“棨”字用作姓氏时读音为jì,这个姓氏的人主要分布在我国古代的蜀地,西汉司马相如就是这一姓氏。 除了用作行冠之饰外,古人还用“棨”来指代官吏所乘坐的马车。唐传奇小说《柳毅传书》中就有:“七郎者,亦郡守之子。既而出邑,乘轺辇,属纩,棨戟前导。”这里的“乘轺辇、属纩、棨戟”三词的意思都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坐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