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子宫在中医中属于任脉的一部分,而任脉是督脉的妻宫,督脉主一身之阳,任脉主一身之阴,因此说子宫为阴中之阴。 子宫的位置介于小腹部与耻骨之间(可以触摸到的韧带),在脐下4寸的地方,有一个圆形硬块,那就是子宫。如果平时有经期腰酸、痛经、月经量多或量少等不适症状,自己可以摸一下这个位置的硬结或囊性包块。 如果这个位置出现疼痛或者压痛,可能是由于炎症引起的,应该及时看医生就诊治疗;若没有不适,可以不用管它。 中医理论认为“虚”——身体虚弱,肾气不足是最容易导致女性盆腔炎的。另外,体质阴虚或是气虚也会增加患盆腔炎的危险。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预防盆腔炎就要补正气,中医里面就有“虚则补之”“劳者补之”的理论。对于盆腔炎的患者,我们通常都是用中药来调理,达到清热利湿,祛瘀止痛的效果。同时让患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这样对疾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注意】如果有炎症,一定要控制炎症后再考虑怀孕!否则可能会引起子宫内感染,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因为炎症而出现不孕的情况。
子宫的五行属性为土,但是子宫的生理功能正常发挥又有赖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共同作用。中医认为,人身之本为肾,肾藏精,主生殖,司发育,通胞宫,因此,肾为子宫的先天之本。
而脾主运化,化生气血,充养全身,为子宫提供血液和气的来源,因此,脾为子宫的后天之本。而肝藏血,调血,疏泄,畅达情志,主疏肝以调畅气机,畅达情志,使气血和调,充养子宫。
故脾为子宫气血生化之源,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并贮藏和调节血量,肺朝百脉而主一身之气,上输精于皮毛,亦有助于气血的化生和运行,心主血而主身之血脉,使血液在血脉中周流不息,输布全身,气血源源不断地供养着胞宫,故心、肺、肝、脾、肾与子宫的盛衰息息相关。
《妇科玉尺》中有“胞宫……前抵膀胱,后贴腰子(即肾),两傍粘及大、小肠,穴通肝脏。”的记载。而膀胱又为津液化气之处,胃为水谷之海,化生水谷精微和气血,带脉环绕如束,任脉行于腹部正中,总任一身之阴脉,“妊养宗筋”,与冲脉为并行,同受督脉统领,因此带脉、任脉、冲脉、督脉四者与子宫关联密切,使子宫得四脉之气血而充养,加之大小肠运输糟粕,胆储泄胆汁,三焦通调水道,以上诸脏诸腑、奇恒之腑和奇经八脉,构成了一个以子宫为核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