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德形容哪个生肖?
鼠,一鼠走千家 古代人很早就发现老鼠能啃穿木头,凿光铁器,甚至吃掉药丸。《魏书》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孝文帝欲除之(指蠕蠕可汗),乃取九种毒药置一盘中,令蠕蠕王啖之。其药皆苦,色转翠,味变香;帝曰:‘此毒者可解,色绿者何也?’曰:‘此名苦菜,久食令人脱力。’帝曰:‘此毒如何可解?’曰:‘惟浓汤解之。’于是取苦菜汁饮之,毒解。” 这个故事说明,老鼠的解毒能力是很强的,遇到剧毒的物质也能很快解毒。“聪明如鼠”、“机巧似鼠”等比喻就流传下来了。 而且老鼠生性机巧胆小多疑,为了生存,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常常表现出聪颖机灵。所以古人用“聪明如鼠”“奸狡似鼠”来形容头脑灵活的人。这些词汇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鼠喜欢在夜间活动,且行动敏捷,古人便将“鼠目寸光”用来形容目光短浅,无法远见卓越。而“笨如牛”、“蠢若猪”则成了形容智力低下者的术语。 与鼠眼睛大小有关的词语还有很多,除了前面提到的“鼠目寸光”之外,还有“鼠目獐头”、“鼠目狗睛”等等。其中“鼠目獐头”是指外貌猥琐,举止轻浮的人。而“鼠目狗睛”则用来嘲讽那些目光短浅,见识拙劣的人。
因为动物学家已经发现,相对于猫科动物、犬科动物来说,老鼠的眼睛并没有那么大,因此这个“大”其实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已。 不过,在人们印象中,老鼠的形象往往并不这么文明。《礼记·檀弓下》中有言:“季孙问于孔子曰:“鬼乎?”曰:“有。”“状若何若?”曰:“皙而黑,短小精干。”这里所说的“精干”其实也是“精明能干”的意思,形容的是勤劳上进的人。 而《庄子·盗跖》中有一句话:“人面目黑丑,耳目不精明,如是者,居处之容不恭。”说的就是脸色黑色,眼睛和耳朵都不聪明伶俐,这种人不懂得规矩,举止也很不得体。古人在使用“精明”这个词的时候,其实是有着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