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在五行代表什么?
五行的起源,最早见于周朝《尚书·洪范》:“五行,一土二木三火四金五水”这里的水指河、海,火指的是太阳,因此五行的“行”读作xìng。 这篇《洪范》是讨论帝王之德的,把帝王的德配五行,叫作“洪范九畴”(《尚书·尧典》),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五行说。 东汉王充《论衡·求福》:“五行相生,火生土,土生金,金水相连,其气流行。”“五行相胜,水性寒,火性热;金生水,土克水。”
这里的五行不仅指物质,而且有了生生灭灭的意思。这是五行说的另一种发展。 晋代阮种著《五行大义》,分五行于东、西、南、北及中央,以应五天帝和五方上帝:“东方木,其色青,其季春,主甲乙青帝,其神句芒。南方火,其色赤,季夏丙丁,其神祝融。西方金,其色白,仲秋庚辛,其神蓐收。北方水,其色黑,季冬壬癸,其神玄冥。中央土,其色黄,季夏戊己,其神后土。” 五行的方位一直沿用至今,除了五行中的“土”被中央所代替之外,其他都没有变化。
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并没有采用儒家的五行学说,而是采用了印度的五种元素说。《大智度论》卷三中讲到:“问曰:诸余外道因何立五种诸根?答曰:彼之所立根,非如吾辈所立此五根也。何以故?以彼不知此五根是触所成,不知故。”这里的“五根”指耳、鼻、舌、身、意等五种知觉器官。
为什么用五种元素来说明知觉器官呢?因为“此五根为烦恼因缘”——有五根自然就有对物质的感受,有感就有受,有受就有爱憎取舍,从而产生种种烦恼。所以五种元素说也是出于对治贪爱烦恼的用途而设。
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盛行,佛教也采用了中国的阴阳五行之说,并做了相应的改变,使二者能相匹配。这从建筑用色上就能看出来——红色的佛事活动,多在农历五月或十月进行(此时南方气候潮湿炎热,易于发生火灾;冬季水干风大,不易发生火灾,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