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和民营企业的区别?

家恒婷家恒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首先说定义,通常我们说的“民营企业”指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国际上的惯常提法是“私人企业”或“私企”;而所谓的“国企”即“国有控股企业”,国际上的惯常提法是"state-owned enterprise"(SOE) 2.从历史渊源来看,我国的民间资本一直是处于被抑制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前甚至没有“民营”的概念。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允许之前被禁锢的民间资本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才有了“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等概念。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完善,“民营”与“国营”之间的待遇差别仍然很大。尤其是在金融、电信等领域,由于垄断的存在,民营资本进入时往往需要政府许可(批文),这种行政壁垒使得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受到限制。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壁垒会慢慢弱化直至消失,民间资本的运作将越来越规范并享受国民待遇。

3.从法律形式来看,根据《公司法》,除了个别限制行业外,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再要求实缴,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不需要提供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为注册资本。也就是说目前除小部分特殊行业如金融、保险、电信等需要获得政府许可的外,民间资本只要符合《公司法》的要求就可以自由组建公司从事经营。而过去,即使是同一个行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业往往因为初始投入的注册资本不同而被区分对待。现在这种准入门槛已经逐步降低以至消失。

4.从财务方面看,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仍由会计事务所审计并在工商部门备案,而国有企业则大多在审计委员会的监管下进行内部审计。虽然理论上讲,无论是国资还是民营资本的企业都必须遵循相同的会计准则,但是实施过程及结果却未必如此。尤其是会计信息对于投资者的决策所起的作用,在两者之间所起的作用可能并不相同。如果考虑到上市这一途径,由于上市条件(包括财务报告编制要求)的差异,导致民企和国企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差异将更大。

5. 从融资渠道看,近年来随着信贷市场的不断开放,各类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正在逐渐完善,但总体而言,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相对于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的谨慎,风投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则显得更为“热情”一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投也会逐步退场,到那个时候,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银行等高利率债权人。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基金也是部分民营企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当然,最省钱且直接的方式还是让民营企业家自己“累断腿”——用自己的钱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6. 最后,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人”的层面,也就是社会地位和声誉上的区别。一个企业的老板,如果是“民营”的,那他肯定是要比“国企”的老板更加辛苦的,因为“民营”意味着企业完全自负盈亏,任何风险都要企业自行承担,而国企至少还享有国家信用作背书。另外,在晋升方面,民营企业家也往往受制于外部环境,因为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等方面与国企相比一直享有歧视性待遇,民营企业家也时常被外界贴上不稳定的标签。 总而言之呢,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各自有各自的优劣势,选择适不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丛梓文丛梓文优质答主

民营企业指基于私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以私人所有和利益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形式。包括:1、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中,私人股或私人投资额包括港澳台资本;2、中外合作经营、外合资经营和港澳台资经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中至少有1人为自然人;3、部分公有制企业实行全员承包经营或改制重组,其国有或集体资产已通过拍卖、转让等途径为私人购买的。

私营企业定义

私营企业,是指在我国国内由民间个人投资设立和经营,并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各种经济组织。1988年宪法修正案确认私营经济的合宪地位,同时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1、法律形式是依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投资设立的企业。

2、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投资人依法拥有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3、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式、劳动、工资、福利等制度,由企业依法自行决定,政府及其他部门不得干预。

4、按照国家有关税收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规定,依法纳税。

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区别

民营企业更重视一种经济形式,而私营企业更重视一种法律形式。民营企业的外延较私营企业广。区别要点:民营企业的投资主体除了包括私人的资本还包括国家资本和集体资本;而私营企业的投资主体单一,仅包括私人资本。此外还有国有企业中员工参与持股的激励计划、管理层购股和经营者持大股后企业的性质。上述情况在实践中一般应界定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而不是民营企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