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加入sdr的原因?
1,因为人民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结算货币之一 (当然这个问题很复杂,有很多原因,比如我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外汇储备、央行政策等),所以从现实主义角度,增加a的分量有利于贸易双方对于b的结算;
2,因为现在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用美元进行计价的(石油,大宗商品等),因此为了便于结算,需要引入更多对美元有替代作用的国际货币;而当前能够同时满足“国际性”和“可替代性”两个条件者,除人民币外,几乎没有其他币种符合,因此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3,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研究或已开始实行本币国别账户(GBP),这实际上是把其国内账户和国际账户分开管理,其用意也是为了防止跨境资金流动给本国带来的风险。这一方面我国也正在进行尝试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FSC试点),一旦成功将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奠定坚实基础。
简而言之,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就是人民币逐步变成国际货币的过程,这个过程势必会改变甚至重塑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反之,只有当人民币真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货币时,我们才能说完成了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货币的原因有:
第一、中国经济的崛起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哪个国家拥有全球最强的经济活力,哪个国家的货币就有实力成为国际货币。尽管目前IMF对加入SDR要满足“出口大国和货币可自由使用”两大条件,但支撑这两个标准背后的因素仍是该国经济实力。
第二、加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胜利,而不是最终胜利。IMF对一国货币是否满足“可自由使用”货币的判断主要从国际支付和国际金融交易两个维度开展,涉及跨境支付贸易融资、外汇交易和国际银行业、证券业投融资的全球前十大货币。因此SDR只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但不是最终胜利。
第三、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和投资结算中的快速增长,以及离岸市场的成功起步,让加入SDR的砝码越来越重。2010年全球贸易结算和投资结算的货币占比中,美元占比55.6%和58.8%,欧元占比32.3%和29.5%,英镑和日元总共占比不足7%。
第四、当前人民币的使用率仅次于美元、欧元和日元。在全球贸易结算、外汇交易和国际银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等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发展初具规模,香港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存量已达1.1万亿元(截止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