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吸引fdi?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也很现实。 中国现在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既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使这种增长更为协调和可持续。实现这个目标不可能没有代价。在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吸引外资就是一个高代价的政策选择。
从短期看,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大量外资的流入不仅带来了资本、技术与管理经验等要素,而且通过示范效应和“干中学”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就业,并拉动国内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FDI对经济增长的这种贡献是有成本的。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往往处于产业链条的上游,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且多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它在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挤出效应。
这种挤出效应主要体现为行业内本土企业的退出和中关村很多企业的倒闭。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间的分工趋于明确。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会衰退甚至消失,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缺乏竞争力而又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存在。FDI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推动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当然,FDI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环境污染等。但这些负面影响大多是有代价的。
从长期来看,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FDI的净效用可能依然为正。这是因为,通过对外资进入的限制而付出的代价有可能包括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这些成本一旦超出一定限度就会抵消甚至超过因FDI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此时FDI的净效益就会出现负值。如果外资过度集中于某些特定行业,就可能产生市场失灵问题。政府有必要根据内外资企业的不同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加以引导,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