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指什么生肖?
在人们熟悉的《百家姓》中,“冷”字单出现在第306位。而在最新版的《姓氏谱》中,“冷”姓则上升到125位。 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城关乡有座冷叔宝墓。据当地人介绍,墓主冷叔宝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一个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山西按察副使等职。 翻开史册,关于“冷”字的记载也多有出现。汉代时,汉武帝刘彻有一个儿子被封为中山王,这个人便是“冷”的始祖。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共有六十余个儿子,其中十六人被封为王,而这位中山王刘胜,在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被立为太子,死后谥号为“文”,又称中山靖王。 刘胜有个儿子叫刘贞,因父亲去世后没来得及封为王,便一直待在封地中山国,后世称为中山怀王。刘贞有个儿子叫刘昂,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又改回姓刘。刘昂有个儿子叫刘福,在西汉末年出任雁门太守,便定居下来。刘福有一子名刘渊,晋武帝时袭父爵为雁门侯,后被封为清河侯。
刘渊有个儿子叫刘曜,官至匈奴单于。前赵政权建立后,刘曜被册封为皇太傅,总揽朝政。当时有人上书说:“从前汉朝皇帝以公主下嫁外戚,现在应该把公主嫁给前赵国王。”结果这个建议得到汉宫采纳,刘曜因此娶了汉朝公主,并受封为凉州刺史。 他不但继承了祖先的爵位,而且还新建了郡国,因此备受宠爱,权势熏天。
到了南北朝时期,“冷”氏更是显赫一时——南朝的齐、梁两代皇帝,都曾在登基之初将“冷”氏列为国姓(齐高帝建元元年,梁武帝天监六年);而北朝的皇帝们也不示弱,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其内容包括改为汉姓,“冷”即其中之一(太和十九年)。 不过到隋代,“冷”氏不再显贵,逐渐没落下去。到了唐代出现了“冷”字繁体,并在宋代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