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五行属计么?
随字,《说文解字》注引汉书说法,即是指手执羽扇而使风随其意所到之处。可见随字的本义就是随风飘扬的意思。这实际上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所以随也带有自然的意思。 金文字形,左边是手提着一根绳子(帛)的样子,右边是一个随从的随,很明显这是两个字形的简化字,原字应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手,右边是遂,象征用手提着丝绸的样子。后来字形演变,左边的手简化成今之形状,又由于篆书中“丝”与“首”的字形相近,又常常混同,故今以丝代遂。
古人以帛写字,因为质地柔软,容易变形,书写时非常费劲,帛字在古代除了表示布帛等含义外,还特指书法中的草书。 《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著录,如《公孙大娘》、《李太夫人》等,说明西汉时已经有用草书抄写的文书了。至东汉时期,人们对于草书的偏爱仍然有增无减,甚至出现了专门模仿别人草书的字帖,叫作《草诀歌》。
其实,这种字体早在秦朝就有了,称作隶草,由隶书演化而来,写得比较随意洒脱,如《石门颂》。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行书和楷书后,这种笔法才逐渐沉寂下来。 但到了明代,由于印刷术的普及,人们对于草书的需求增加,加之文人对于古朴之书的追捧,致使草书得到了复兴,其中又以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最为盛行。
清人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右军之初,原不主于行书,观其《乐毅论》、《黄庭经》可知矣。至于《集古圣言》,则已尽变古隶,自创一格。其后《兰亭序》、《圣教序》皆纵逸圆劲,出入晋唐人之间。” 王羲之的《乐毅论》现在只见刻本,相传是王羲之用草书写给小儿子的启蒙读物,这本书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唯一一本草书法帖。而他的另一部作品《黄庭经》则是以草书书写的小楷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