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属于五行什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祖国医学文献中的“五运六气”学说为基础提出的,对中医基础理论乃至整个中医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谓“五运”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而“六节气”指的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每个节气有15天,分三候,每候5天,共计45天。每年2节气的周期为365.25天,45个节气循环一次。其中冬至,夏至,寒露,霜降等24个节气属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冬至小寒大雪小雪等12个节气属阳。一年之中阴盛阳微之时称为“子午流注”,此时阳气渐弱阴气旺盛,人体应该适当早睡晚起并保护好人体的阳气。反之,在阳盛阴微的“寅申流注”时期,则应该早睡晚起。
那么什么是阴阳呢?我们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都有阴阳属性,如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心主血脉而肺主肃降等等。自然界也有阴阳之分,如天上地下、昼夜寒暑等等都属于阴阳范畴。而“五行”则是以木火金水为阳,以土为阴阳中性(因为土具有载阳载阴的特性),而金木水火则以阴阳性质而论。 “生”指的是生长生发之意。因此“五行生克”实际上就是在探讨自然界的阴阳性质之间的一种运动变化规律以及这种运动变化所衍生的功效。比如水生木,水处于阴位,但是它有滋润滋养的作用,因而具有了部分阳的性质(因为有生就有长,有长就有阳);同样,木生火,虽然木是阳,但是火是阴,所以木生了火,其本身的阳就消减了,而火的阴却增加了。如此等等,可见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阴阳属性变化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