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五常吗?
孔子曰:“仁”与“木”是相通的,都是“生”的意思。“生也者,仁(伸)也”。从这个字义上说,“生”,即表示“木”具有生长的属性。孔子又说“孝”(爱下辈)是“仁”的根本;又说“爱人谓之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使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怎么对待别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就是说,自己安身立命,也使别人安身立命,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等等,这都是“木”的属性——“生”、“伸”、“仁”的含义。
孔子曰:“礼”与“火”也是相通的,都是“和”的意思。因此礼具有“和”,“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就在于调和。等等,这是“火”的属性——“礼”、“立”、“理”的含义。
孔子曰:“义”与“金”也是相通的,都是“杀”的意思。“兵革”与“利”字义上也是相通的。“杀”和“利”都是“金”的属性,“利”就是锐利、利于“杀”。“杀”的含义,即“义”字,它还有道理和利益两个方面的意思。
孔子曰:“信”与“水”是相通的,都是“言”的意思。水性绵延不断,有如语言的交流,它的属性是“说”。说通悦,就是快“信”的属性(快)的含义。
孔子曰:“智”与“土”是相通的,都是“言”的意思。“土”字与“智”字,它们本是同音字,《说文》:“知,词也,从口中”,段注:“词者口所发也”。“知”与“词”都是表达说话的意思。孔子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不用则身往,道不行则隐,能匿名妙(明)也,仁德行也,故曰,德行也”。“能言而隐”就是“土”的含义,就是“智”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