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时间是多少?

赫连舒琬赫连舒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比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等,有一个现象比较明显,就是春秋两季的日落时间比其他季节的要早一些;而在南方热带地区就没有这个现象了,因为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回归线以及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没有季节变化,所以日落时间也就没多大变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关系——我们都知道,当物体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辐射会被反射到地球上,而它被反射的具体角度会受到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体接受的太阳辐射就越少)。同样地,当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辐射是自北向南传递的,而它的入射角也会受到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有一个最值——叫做夏至最大值或者冬至最小值,在这个最值范围内,随着正午太阳高度的增大或减小,太阳辐射会不断被削弱,而日落的时间就会逐渐变晚或提早。

比如,在夏至时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而北方各地都进入了白昼最长的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也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所以在北方就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说法。相反,在冬至时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虽然阳光辐射已经到达南半球,但北半球仍然处于昼短夜长的状态,并且正午太阳高度也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所以就有了“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意境——此时,天色还未完全昏暗,而月亮已经升起。 当然,这种季节性变化是建立在太阳辐射能够穿过厚厚的大气层的基础之上,如果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话,这种季节性的变化就不怎么明显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