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有多少企业上市?
据我所知目前只有两家,一家是黑龙股份(000672),另外一家就是刚刚上市的哈高科(600095) 黑龙股份就不介绍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年代,那时候还是叫黑河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在10年内幕中,曾经因为“内幕交易”、“编造虚假财务数据”等被深交所通报过。
这家公司主营业务一直不怎么样,利润水平很低,一直在亏损状态。后来通过收购一家叫哈尔滨工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来开始起死回生。当时借壳上市也是引起一阵轰动的,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一家经营不善的企业怎么就能够突然间扭亏为盈并迅速扩展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当时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而民营资本进入到资本市场却很容易。所以这就成为了一种博弈,国资想让民营资金进入让自己困境的企业,而民营资本则希望通过合作让企业重新焕发青春并从中获利。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只是这种结局对于股民来说似乎有点吃亏。
那么另一家刚刚上市的哈高科呢?它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又要回到80年代末说起,那时候还没有深交所,深圳只有几个交易所,当时有个深沪交易所,还有个特区交易所,还有一个是红塔集团办的交易所(当时红塔集团还没成立烟草公司),据说当时还曾经有过一个上海股票托管中心。
哈高科的前身就是当时的特区交易所,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授权管理证券交易和证券投资者。不过好景不长,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导致特区交易所出现了巨额亏损从而被撤销。但是这里要讲一下,虽然特区交易所被撤销了,但是其资产并没有被处置掉,而是由新设立的证券公司吸收合并。这就是后来的国信证券和国元证券(原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而当时的国债期货就是在特区交易所进行的。
接下来就说说这家公司的传奇经历吧! 撤销后的特区交易所的资产经过重组后设立了一家新的企业,取名为海博股份(当时深圳有海洋石油工业股份公司,后来改名为中海燃油)。不过海博股份的经营并未延续太久,后来以3.2万元出售给正德公司(后来改名为万厦房产),而正德公司又是深圳房地产行业的巨头。看来这家公司也算是混得不错的。
不过到了1994年,正德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所有资产包括海博股份都被冻结,后来经法院裁决,海博股份归国家所有,用于抵偿债务。1996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批准建立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通知》,宣布同意筹建深交所。新组建的深交所沿用综合竞价制度,同时,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决定把原来在深圳各种经纪公司中排名第一的广发证券选为第一任总经理。后来这个位置又由王宏广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