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央美术学院难吗?
作为央美2017级本科毕业生,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多感受想要分享。首先说结论—— 本科难度<硕士难度≤博士难度(这个顺序是就备考难易程度来说); 本科难度<硕士难度<博士难度(这个顺序是就毕业难度来说)。 我报考的是设计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以本科生的考试来举例,我们当时是四门科目分别是英语(100分)、政治(100分)、专业基础(380分)和专业设计(500分)总共满分980分 其中专业课成绩占比最高达到总分的五分之三,因此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专业课的分数差距会很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说一下这三门课都考什么以及如何准备的问题~
*关于初试的准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去年写的经验贴,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1. 专业基础 专业基础的考察方式是一套3小时手绘快题+一道小论(40分)+一篇小论文(80分) 手绘的快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产品造型和结构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考察学生的绘图能力以及时间分配的能力。所以平时需要多关注一些设计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素养、积累素材。推荐网站:站酷网、Pinterest等,可以多看看不同设计师的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同时建议练习一下马克笔手绘。小论和小论文的题目每年都会有些变化,不过大差不差,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比较偏向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考察,这就需要考生去多阅读一些书籍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2. 专业设计 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确定自己选择哪个方向进行构思(有四个选择分别是概念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和交互设计),每个方向又分为三个子方向分别为数字媒体艺术、智能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这些方向的选择会在复试环节中有所体现,所以在备考阶段不需要深入思考,只要大致有一个方向就好。然后就可以开始构思、草图绘制、方案推敲、最终定稿啦……这个步骤与专业基础类似,不再详细解释。最后就是根据定好的方案完成一张完整的图纸就好了,图纸内容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即可,重点注意一下尺寸标注。
3. 三门公共课就不再赘述了,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复习就好。
以上是央美本科生考试的介绍,下面再说说研究生的。由于今年已经是第二年实行改革所以我只能大概介绍下情况仅供参考。
1. 专硕与学硕的考试形式基本一致,但考试科目不一样。
2. 复试的时候会增加一个实验研究设计的考核项目。
3. 专硕的专业方向更为细分化,一共有九个方向可以选择包括交互、视觉传达、影像、工业设计等等。学硕则没有这么多细分,只有四个大的方向分别是艺术与设计前沿、信息与交互设计理论与实践、当代视觉文化与理论、艺术与科学融合与创新设计方法这四个大的方向之下又会细化为很多小的研究方向,所以具体的可以在官网查看哦~